首页

哈尔滨飞鱼s在线

时间:2025-05-29 22:02:34 作者:与中外记者面对面 “新征程上的奋斗者”讲述中国科技领域变化 浏览量:18618

  中新网北京5月28日电 (记者 李晓喻)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8日举行“新征程上的奋斗者”中外记者见面会。五位科技领域代表围绕“弘扬科学家精神  矢志建设科技强国”与中外记者见面交流,讲述了他们在各自领域感触最深的变化。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教授苏东林看来,中国科技创新工作正向“有组织科研”的方向不断进步。

  她举例说,早期中国在电磁兼容领域大型系统设计过程中,采取“试错式”的设计方法,即“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而现在,整个领域的从业者的观念都在从“事后整改”向“正向设计”转变。“有组织科研”促进了科学技术进步,也带来了科学认知转变。

  “十几年前当我还是学生的时候,但凡听到那些高大上、先进、尖端的成果似乎都是外国的。但今天,我跟学生讲的,从探月、探火到海洋深潜,从空间站到中微子探测,这些都是我们自己的例子。”北京交通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陈征说。他表示,这些年越来越能感受到青少年和科技工作者的双向奔赴,这让他感到“非常振奋”。

  陈征还注意到,近年来人们看到的科幻电影里,“中国人可以作主角了”。这种设定之所以为人们所接受和相信,背后就是科技的长足进步在民众心里潜移默化打下了根基。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二研究所所长叶聪是万米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的总设计师。他说,近五年以来,他们已经累计开展了300多次下潜,跟印度尼西亚、新西兰等4个国家对地球上的9条主要深渊海沟开展了科学考察,获得了万米海底的环境数据,发现了深海生物新物种,也在深海开展了长期观测和现场试验。

  “我们做载人深潜装备研发,很兴奋的事情是,在国内开展科研可以把各学科、各优势单位力量整合起来,高效地研制出我们的装备。”叶聪说,现在他们的团队正在不断壮大,不仅是院校、企业,还有更多的应用方,甚至是面向产业的机构参与进来。

  上海无问芯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首席执行官夏立雪则对激发年轻人的潜力深有感触。该公司员工平均年龄只有32岁,“这些年轻的科技从业者有非常好的创意和想象力,能够把先进的科技成果转换到实际的生产生活中”,夏立雪说。

  夏立雪表示,在国家支持下,该公司取得了很多原创性科技成果。比如,把不同芯片进行高效连接,实现多个大模型在各种芯片之上的自动化高效部署,让硬件算力资源变成像水电煤一样的标准化服务,走入千行百业,加速人工智能广泛落地。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所长张元明在新疆从事资源环境领域研究工作已近30年。他介绍说,天山野果林在十多年前,由于气候变化、人类活动、病虫害暴发等影响,衰败和死亡的速度很快。但现在,他们已经能够做到从分子生物学、基因编辑、基因进化的角度来分析天山野果林退化的原因,非常精准地抓到了问题的本质。

  张元明表示,得益于新技术加持,在多学科技术融合下,如今天山野果林已经恢复到欣欣向荣、郁郁葱葱的阶段。(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全球可持续交通高峰论坛(2024)9月下旬在北京举办

活动上,负责人,巴西圣保罗大学中国中心主任里卡多·特林达德,“看中国”项目指导老师、巴西圣保罗大学教授塞西莉亚·梅洛,北师大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执行院长向云驹等中巴人士共同按下按钮,启动由打造的数字成果“光影故事会·看中国”云展厅(https://vr.chinanews.com)。借助这一全新的数字化展映平台,“看中国”项目优秀作品随之跃然“云端”,向全球观众展现青年视角的“行进中的中国”。

零带看、挂牌1天就成交 广州“老破小”加速去泡沫

钟诚在致辞中表示,这本纪念册不仅凝聚了中法两国人民的深情厚谊,也承载了我们传媒人的责任:以真实与深度记录历史,连结未来,帮助更多人跨越文化的界限,彼此理解、彼此欣赏。衷心希望这本纪念册能成为一座桥梁,把中法两国人民的故事与精神延续传递下去,让更多人感受到这段跨越六十年的深厚友谊。

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一批重要国家标准

截止到8月16日18时,乌苏里江海青站水位40.89米,比8月15日上涨0.05米,超警戒水位0.77米,超保证水位0.37米,低于历史最高水位0.69米。

中国新闻社参评第34届中国新闻奖报纸版面初评作品公示

“在竞争激烈、强手如林的赛场上,我市运动员不畏强敌、顽强拼搏,呈现出诸多可喜的亮点。”在总结大会上,重庆市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丁洪表示,重庆市结合自身实际,积极谋篇布局,实现了全项目参赛的目标。赛场上,王强、张岩等优秀运动员带领全团坚持拼字当头,超越自我、永不言弃,展现了新时代重庆体育健儿的良好精神风貌。

金庸百年,今天的你还看武侠吗

两国在地理上相距遥远,但在经济和贸易结构上高度互补,在文化上相互尊重相互借鉴,在各个领域成为密切合作的伙伴。中国是秘鲁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市场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国,秘鲁是中国在拉美的第四大贸易伙伴。2023年,双边贸易额达到376.9亿美元。中国的超大市场为秘鲁的农产品和矿产资源带来巨大商机。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